近日,一份调查报告让中国的“新富人群”成为了大家围观的对象。尽管许多人从未听说过这个词,但“新富人群”离我们却并不遥远。
01
中国新富人群税后月收入约1.8万元
你是“新富”还是“新中产”?
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嘉信理财共同发布的第三期 “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报告显示:一线城市新富人税后月收入19667元,二线城市新富人税后月收入16960元,三线城市新富人税后月收入15722元。平均下来,税后月收入达到1.8万就算“新富人群”。
看到这个调查结果,很多人可能会同凹凸曼一样,心中会出现一个疑问——这份调查报告是以哪些城市的哪些人群为样本进行调查的呢?据报告显示,此次调查人群、地域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共访问了超过3800名年收入在12.5万至100万元、且可投资资产在700万元以下的新富人群。覆盖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4座一线城市,成都、杭州、大连、厦门、重庆、武汉等6座二线城市,以及南通、石家庄、中山、昆明、襄阳等5座三线城市。
税后收入18000元,税前月薪相当于23000-25000元。2018年,北京月入2-3万的人只有7.3% , 上海为5.7%,广州为1.6%,深圳为3.2%。从数据来看,把税后月收入18000元作为“新富”的门槛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
无独有偶,近日,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也剧透了《2019新中产白皮书》里的几个关键数据。其中有一个数据特别引人注目:新中产家庭净资产中位数为371万元。
你是“新富”还是“新中产”?快来给凹凸曼留言,我们留言区深入交流吧!
02
新富人群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
子女教育成最大财富管理目标
“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报告还显示,新富人群对传统投资形式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尤其体现在高储蓄率和房地产投资占比。他们主要依靠传统的投资形式提升财富信心。
90%的新富人群表示自己有定期储蓄和投资的习惯。九成新富人群会将55%的月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其中,银行储蓄、基金、股票、房地产及各类新兴投资产品都是他们考虑的投资对象。
而房地产作为投资界神话般的存在,依然是“新富人群”最最青睐的投资理财方式之一。几乎所有受访的新富人群(94%)表示其名下拥有房产:一线城市93%的新富人群拥有房产,二线城市这一数字为95%,三线城市为98%。在投资比重增长方面,2017年,房地产投资平均占新富人群投资组合的20%,该比重在2019年上升至33%。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13%。
除了房地产,“新富人群”也极度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即使是新富人群中的较低收入者也不例外。而在一线城市,子女教育甚至成为了新富人群最大的财富管理目标。他们希望子女通过接受优质的教育来维持或提升他们现在已经获得的社会地位,子女未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造就了近年来,教育市场一直呈蓝海的喜人局面。
03
新富人群更加注重个人隐私
数字渠道金融产品备受青睐
调查显示,新富人群非常注重个人隐私,21%的人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财务状况。另外,21%的人认为自己的可投资金额未达到投资顾问的资金门槛。而19%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找到一位可靠的投资顾问。综合以上的原因,相比线下渠道,新富人群更青睐于数字渠道金融产品。2019年数字渠道金融产品的使用率增长至86%,而线下渠道的使用率为71%。数字金融服务逐渐成为备受中国新富人群青睐的财富管理工具。